寒衣节,又称“十月朝”、“祭祖节”、“冥阴节”、“秋祭”、“十月一”,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,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,今年为公历11月1日。古诗有云:“十月里来十月一,家家户户送寒衣,祭奠先人御寒气,敬老孝老世代传。”
农历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,古时有授衣、祭祀、开炉等习俗,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。这一天,妇女们要拿出棉衣,送给在远方戍边、服徭役的亲人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祖先、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。
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、秋季的中元节,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“鬼节”。习俗主要包括祭祀祖先、烧纸钱、送寒衣等。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,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、香烛、纸钱等一般供物外,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——冥衣。在祭祀时,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,叫作"送寒衣"。同时会向祖先和神灵祈愿,庇佑来年万事顺遂。
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,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记载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,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,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,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“授衣节”。由于十月刚入冬,九月授衣过早,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。
典故传说:朱元璋授衣传说
农历十月,稻谷收获之时,天子穿冬衣示冬已至。传说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,于十月初一行“授衣”礼,赐群臣赤豆糯米羹。南京民谚云:“十月朝,穿棉袄,吃豆羹,御寒冷。”此即“寒衣节”起源,人们加衣同时,也为远方亲人送寒衣以表关怀。
祭祀注意事项
时间选择:祭祀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,因为这段时间内阳气比较旺盛。同时,必须在寒衣节或者提前烧纸,不可拖后。
祭祀细节: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、冥钞诸物,都必须烧焚干净。只有烧得干干净净,这些阳间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、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。如果烧不尽,则前功尽弃,亡人不能使用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